7月1日,由学院杨潇教授带领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的智能制造转型研究”专项团队深入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以智能制造转型为主题的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对这一山东省典型制造企业的深度探访,探究AI与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的融合应用路径,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图1:济南二机床工作人员向研究团队介绍企业发展历程与荣誉成就。
研究团队到达目的地后,济南二机床工作人员为团队介绍二机床集团的发展历程。济南二机床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有着深厚的发展底蕴与鲜明的行业标杆价值。自1937年成立以来,企业历经从军工修理到民用产品生产的转型,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大型龙门刨床和机械压力机,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快速提升竞争力;进入新世纪,加速自主研发步伐,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尤其是成功拿下福特汽车美国工厂项目,打破了国际巨头对高端冲压装备市场的垄断。如今,济南二机床已成为全球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突出贡献企业”称号,正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抓手,积极践行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中国机床行业向高端化迈进。作为制造业的“心脏”,其肩负着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的重任,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机制作保障”的工作方针,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机床制造企业,塑造世界知名品牌。

图2:研究团队与机床二厂信息部负责人就智能化转型实践与挑战进行座谈交流。
在与企业的座谈交流中,团队重点围绕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与现实挑战展开探讨。机床二厂信息部负责人介绍,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老旧设备改造是突出难题,例如1998年进口的数控车床因数据接口不兼容,需专门开发协议转换器才能接入智能系统。设备部相关人员提到,基于LSTM算法模型的主轴电机故障预警系统,已将非计划停机时间缩短62%,但轴承异常温升的预警滞后问题仍待解决,这为团队后续的案例分析提供了鲜活素材。

图3:团队深入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开展实地调研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深入了解济南二机床的发展历程与行业地位,通过座谈探讨其智能化转型的经验与挑战,如老旧设备改造难题、预测性维护系统的成效与不足。团队结合多方面调研,为区域智能制造发展积累了素材。
初审:杨潇 终审:刘思锋